一季度各國GDP陸續公布 經濟復蘇難以“齊步走”
作者:admin 發布日期:2021/5/7 10:55:22
近期一些世界主要經濟體陸續公布一季度經濟成績單。其中有的延續復蘇,有的擺脫衰退,有的則繼續掙扎。總體來看,全球經濟正在復蘇,但并未實現“齊步走”。
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,美中兩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。
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公布數據顯示,一季度,中國國內生產總值(GDP)同比增長18.3%。一方面,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兩位數增長,受到上年較低基數、員工就地過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不可比因素影響;另一方面,一季度環比增長0.6%,兩年平均增長5.0%,表明中國經濟穩定恢復。
美國商務部則于4月29日公布首次預估數據,一季度美國實際GDP按年率計算增長6.4%。該數據雖低于市場預期,但相比去年全年負增長,復蘇勢頭已相當明顯。
需要注意的是,美國官方計算GDP增速用的是環比折年率,而非中國習慣使用的同比。招商銀行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譚卓指出,按同比口徑計,美國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為0.4%,與中國18.3%的增速有巨大差異。
譚卓認為,總體而言,一季度美國經濟已大體修復至疫前水平。隨著接種率上升和天氣回暖,服務業有望加速修復,目前較高的儲蓄率也將逐漸釋放,對需求構成支撐。
不過,美國經濟下行風險仍未完全消失。中國銀行研究院指出,一方面,美國就業市場遭受結構性傷害,且社會貧富分化正不斷加劇;另一方面,美國通脹預期有被低估的可能,未來或以更快速度上升。
中美領銜復蘇,但從全球范圍來看,各家表現有好有壞。
歐盟統計局4月30日公布數據顯示,歐元區今年第一季度GDP環比下降0.6%,同比下降1.8%,顯示經濟仍未走出新冠疫情困局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經濟恢復最好的是法國(增長1.5%)和立陶宛(增長1.0%),其余國家均同比下降。尤其德國表現不佳,一季度GDP環比下降1.7%、同比下降3%。
在亞洲,除中國延續強勢以外,一季度韓國GDP環比增長1.6%。韓國央行此前預測,如一季度環比增速為1.3%,其GDP規模或回歸疫情前水平,如今實際增速已超預期。
日本官方尚未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,但由于近期其國內疫情再度升級,前景并不樂觀。有分析認為,由于日本政府實施了第三輪緊急狀態,該國今年二季度經濟很可能在一季度萎縮的情況下又一次負增長,GDP每月減少6000億日元(約合56億美元)。
此外,據塔斯社報道,俄羅斯經濟發展部表示,該國GDP在2月份下降2.5%之后,3月份轉正同比增長0.5%。一季度,俄羅斯GDP同比下降1.3%,經濟萎縮勢頭放緩。
為何各方復蘇進度不一?中國銀行研究院分析,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結構分化,存三組不平衡不匹配問題:一是全球生產層面復蘇快于消費層面;二是區域復蘇分化,發達經濟體中美國復蘇快于歐元區和日本,新興經濟體中亞太地區復蘇快于非洲和拉美地區;三是實體領域風險減弱,金融領域風險抬升。
究其原因,有各國應對疫情效果存在差異、宏觀刺激政策導致貧富差距加大等新因素,也有產業結構演變、行業集中度提高、人口老齡化等長期積累的老問題。
分化的復蘇進程中,世界經濟更需要找到均衡且可持續增長的動力,這股力量可能出現在亞洲。
面對疫情,亞洲各國為強化衛生健康體系,穩定全球供應鏈,引領貿易和投資復蘇付出了巨大努力。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發布的旗艦報告認為,今年亞洲經濟將出現恢復性增長,經濟增速有望達到6.5%以上,亞洲將成為全球可持續復蘇的重要引擎。
而在亞洲,中國無疑是中堅力量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表報告,將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.3個百分點至8.4%。
瑞士再保險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表示,當前全球大規模刺激政策,以及新冠疫苗廣泛應用正帶動全球經濟強勁復蘇,但長期前景尚不明朗。中國經濟仍將是帶動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,中國政府以長期視角優化經濟發展結構、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將使全球受益。(完)
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,美中兩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。
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6日公布數據顯示,一季度,中國國內生產總值(GDP)同比增長18.3%。一方面,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兩位數增長,受到上年較低基數、員工就地過年工作日有所增加等不可比因素影響;另一方面,一季度環比增長0.6%,兩年平均增長5.0%,表明中國經濟穩定恢復。
美國商務部則于4月29日公布首次預估數據,一季度美國實際GDP按年率計算增長6.4%。該數據雖低于市場預期,但相比去年全年負增長,復蘇勢頭已相當明顯。
需要注意的是,美國官方計算GDP增速用的是環比折年率,而非中國習慣使用的同比。招商銀行宏觀經濟研究所所長譚卓指出,按同比口徑計,美國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為0.4%,與中國18.3%的增速有巨大差異。
譚卓認為,總體而言,一季度美國經濟已大體修復至疫前水平。隨著接種率上升和天氣回暖,服務業有望加速修復,目前較高的儲蓄率也將逐漸釋放,對需求構成支撐。
不過,美國經濟下行風險仍未完全消失。中國銀行研究院指出,一方面,美國就業市場遭受結構性傷害,且社會貧富分化正不斷加劇;另一方面,美國通脹預期有被低估的可能,未來或以更快速度上升。
中美領銜復蘇,但從全球范圍來看,各家表現有好有壞。
歐盟統計局4月30日公布數據顯示,歐元區今年第一季度GDP環比下降0.6%,同比下降1.8%,顯示經濟仍未走出新冠疫情困局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經濟恢復最好的是法國(增長1.5%)和立陶宛(增長1.0%),其余國家均同比下降。尤其德國表現不佳,一季度GDP環比下降1.7%、同比下降3%。
在亞洲,除中國延續強勢以外,一季度韓國GDP環比增長1.6%。韓國央行此前預測,如一季度環比增速為1.3%,其GDP規模或回歸疫情前水平,如今實際增速已超預期。
日本官方尚未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,但由于近期其國內疫情再度升級,前景并不樂觀。有分析認為,由于日本政府實施了第三輪緊急狀態,該國今年二季度經濟很可能在一季度萎縮的情況下又一次負增長,GDP每月減少6000億日元(約合56億美元)。
此外,據塔斯社報道,俄羅斯經濟發展部表示,該國GDP在2月份下降2.5%之后,3月份轉正同比增長0.5%。一季度,俄羅斯GDP同比下降1.3%,經濟萎縮勢頭放緩。
為何各方復蘇進度不一?中國銀行研究院分析,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結構分化,存三組不平衡不匹配問題:一是全球生產層面復蘇快于消費層面;二是區域復蘇分化,發達經濟體中美國復蘇快于歐元區和日本,新興經濟體中亞太地區復蘇快于非洲和拉美地區;三是實體領域風險減弱,金融領域風險抬升。
究其原因,有各國應對疫情效果存在差異、宏觀刺激政策導致貧富差距加大等新因素,也有產業結構演變、行業集中度提高、人口老齡化等長期積累的老問題。
分化的復蘇進程中,世界經濟更需要找到均衡且可持續增長的動力,這股力量可能出現在亞洲。
面對疫情,亞洲各國為強化衛生健康體系,穩定全球供應鏈,引領貿易和投資復蘇付出了巨大努力。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發布的旗艦報告認為,今年亞洲經濟將出現恢復性增長,經濟增速有望達到6.5%以上,亞洲將成為全球可持續復蘇的重要引擎。
而在亞洲,中國無疑是中堅力量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表報告,將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.3個百分點至8.4%。
瑞士再保險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表示,當前全球大規模刺激政策,以及新冠疫苗廣泛應用正帶動全球經濟強勁復蘇,但長期前景尚不明朗。中國經濟仍將是帶動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,中國政府以長期視角優化經濟發展結構、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將使全球受益。(完)
- 上一篇:攻堅之年上市國企亮出改革新動作
- 下一篇:發改委:鋼鐵行業2021年1-3月運行情況
此文關鍵字: